沒有既定的路線可以遵循,沒有先例可以借鑒,也沒有舒适的環境讓人留戀,在這樣起點上出發的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橫琴公司”)腳踩着的正是寸土寸金的橫琴島。
12月,長隆超五星級酒店主體工程已經完成,位于十字門水道邊上的澳門大學輪廓也已清晰。與其他人相比,要在這裡承擔島内基礎建設的大橫琴公司顯得更加低調,其市政基礎設施(BT)項目涵蓋橫琴新區主次幹道、海堤、市政管網及景觀工程,包括示範段和非示範段兩部分,總投資高達135.6億元。
橫琴這座正在時空節點上急速膨脹的海島,對曆史的敬畏和對未來的夢想構成了它的生長邏輯。為它确立一個參照系簡單至極,但它卻不想成為誰,而是毅然地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探索着粵港澳緊密合作的新篇章。
大橫琴公司選址在天沐河與十字門水道之間,遠離島内主幹道上的鋼筋泥土,與澳門隔河相望,外人評價它為:“自信、強大和鋼筋混凝土一樣,遍布公司的每個角落。”
大擔當:新興市場的拓荒者
如果中國還有一方土地能因未來無盡的幻想而令人迷醉,那一定是珠海橫琴。上世紀90年代初,澳門就建議主導橫琴開發,但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因為“一國兩制的對接問題沒有先例參考”。而在澳門回歸10周年之際,橫琴開發終于峰回路轉。
2009年,一紙《橫琴總體發展規劃》,賦予橫琴新區“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示範區”的獨特定位。同年4月,大橫琴公司作為橫琴開發的“先行軍”、“拓荒者”率先進入,主要承擔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任務。
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可見澳門銀河酒店,相隔不足百米。這是橫琴新區規劃建設展示廳,用工61天,在一片香蕉林地上拔地建起。公司副總經理田偉清晰地記得,這一片香蕉林堆滿了生蚝殼,為了能趕進度,隻有一邊做展廳設計,一邊整理場地。他說,“當時我們有個口号是‘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因為新區急需一個平台用來對外交流和招商引資,所以給我們下達的任務比較重,所幸還是提前完成了。”
在一片荒地上白手起家,艱辛吃苦,幾乎是每位創業者最深切的體會。公司助理總經理、投融部總監吳立江便是當初創業“四元老”當中的一員。
“作為橫琴開發的生力軍,大橫琴公司肩挑14項重點工程的投資建設重擔,涵蓋橫琴新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橫琴總部大廈、橫琴新家園等省、市、區級重點項目,”
吳立江說,“公司成立時注冊資金才1億元,而實收資本才2000萬元,用這樣一個資金撬動整個島的開發,對于公司的要求很高。” 吳立江說,十年前她就已經知道這兒叫“經濟開發區”,十年間,河對岸的澳門賭場越建越多,越修越豪華,而河這邊,十年來,除了盛産生蚝,始終沒半點“開發”迹象。當時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橫琴新區的整體情況不是很理想,沒有成熟的産業,隻有一些種植業和養殖業。”
但是,每一次開發建設,資金都是關鍵問題。2009年,橫琴的一般财政預算收入僅有3593萬元,基礎相當薄弱,是年珠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則為101.4億元,自身亦不具備強大的投資能力。
“整個橫琴新區未來的基礎設施、生活配套等建設需要近400億元。如果光靠财政投入,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業内人士指出。
解決橫琴新區的融資問題,便是橫亘在大橫琴公司面前難以逾越的一道坎。公司總經理胡嘉是金融運作方面的專家,曾在幾大國有企業任職,為此他探索出平行發展的模式。根據島上不同的需求、性質,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項目融資問題。吳立江說:“自成立以來,公司便與幾大商業銀行以及金融機構接洽,探讨開展各項貸款業務為橫琴開發服務的可能性,積極拓寬思路,在實收資本僅2000萬元的情況下,通過BT(建設-移交)、銀行授信、合作開發等多種融資形式,一舉完成了總計約246億元的橫琴建設融資額度。其中,先後完成了珠海中行80億元土地收儲整理項目貸款合同、珠海工行39.8億元土地七通一平項目貸款合同的簽訂,簽約金額近120億元;與中冶科工集團簽訂橫琴新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BT項目總投資額達126億元。并在2012年8月10日,又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綜合開發項目,金額達380億元。”
在近幾年融資環境極為不利的情況下,BT項目合作方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完成項目銀團貸款談判,并于2010年10月29日與中國銀行牽頭的銀團簽訂了94.5億元的銀團貸款合同,加上項目自有資金,建設資金融資全部到位,為橫琴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可觀的資金儲備。
“大橫琴公司作為一家全新組建的公司,當時的資産狀況、人員狀況、辦公條件、治理結構等現狀,與其承擔的重任相差甚遠,但通過公司上下艱苦不懈的努力,成立僅僅數月,已經完成了橫琴大開發所必需的幾項前期重大工作”,業内人士評價道:“這确實不易。”
大手筆:一舉撬動100多億元市政項目
大橫琴公司與中冶集團的談判,持續了一年有餘。
不确定性、回報風險大是困擾在投資者和大橫琴公司頭上的疑雲,而且大橫琴公司創立之初僅有1000萬元的啟動資金,要撬動投資額達100多億元的市政項目,無疑是螞蟻搬泰山。但大橫琴公司的幾位創業者都認為橫琴島的開發肯定具有前景,“如果所有人都認為這件事可以幹,那麼這件事情一定不能幹。無論是前瞻性還是判斷力,隻有少數人判斷對一個事情,敢于去做,這個事情才有可能成功。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願意試它一下。”公司相關負責人這樣說道。
“一開始最大的困難就是溝通。”大橫琴公司助理總經理、澳门第一娱乐娱城官网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奕新,是從市政基礎設施(BT)項目開始談判到後期工程建設從頭跟到尾的,他對《沿海企業家》說:“吵架是常有的事,彼此都不理解,經常為了一個小小的拆建問題而吵得不可開交,在投資方看來,這應該是業主所要完成的事。”
大橫琴公司首席工程師、澳门第一娱乐娱城官网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曹金文認為,協調拆遷是工程建設的最主要問題。“整個島上部隊就涉及到四個部門,陸警、邊防、海警、武警,然後就是地方的企業,還有自身建設所需的供水供電,拆遷難度非常大。賠償要運用各種手段,經濟的、政治的、感情的手段等等”,曹金文擺擺雙手無耐的表示:“不然就沒有辦法推進。”
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大橫琴公司的身份問題也是投資方最初的顧慮。一名熟悉橫琴的财經人士向《沿海企業家》表示,“一開始公司的出資人是珠海市國資委,這對公司早期的運作、與上級各有關部門溝通有非常大的幫助,但當公司的主要工作轉到具體的投資運營、項目建設和管理上來,機制就顯得非常不靈活,缺乏實際的依據” 。
田偉則對此另有道理:“在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際,珠海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及時調整了公司的出資人和管理模式,使公司能更好地承接橫琴大開發的各項任務。”
在2010年的上半年工作中,大橫琴公司在融資、資金使用、項目推進等方面,與橫琴新區的聯系日趨緊密。為此,市委市政府超前布局,将大橫琴公司的出資人調整為橫琴新區管委會,以此支持橫琴的開發建設。
事實上盡管相關政策已經出台,未來的前景也已經不需要大橫琴公司再去向投資者描繪,但真正令投資者擔心的還是風險、項目回報問題。
“其實一開始,包括中冶集團和我們都沒有想到橫琴島的施工條件這麼差。”陳弈新說。擺在面前的現實是,橫琴島中灘塗、魚塘等區域填土層下淤泥層平均厚度達25米,最深在35米以上,在這些區域修建市政道路,極易導緻路基沉降和失穩,施工技術難度非常大。
“真正實地的面積很少,大部分是淤泥、堆積層和人工建造的。”曹金文解釋道。
但大橫琴人不畏艱難,他們與合作單位一起創新技術,采用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CFG樁、PHC管樁等多種軟基處理方式相結合的綜合處理方法,迅速破解了技術難題,确保了項目順利推進。這些施工經驗,都為新區市政建設起着指導性作用。
基礎條件差,發展要求高,所需的資金要求就更高。真正打消投資者疑慮的正是大橫琴公司創新的融資模式。在吳立江看來,橫琴開發的廣闊前景,以及未來的收益是吸引投資者的最大法寶。她說:“135億元,而且是回報周期長的島内基建,中冶科工肯定擔心未來的不确定性問題。但我們提出的BT方案可以避免單個融資的繁瑣和不确定性,在提升建設效率的同時,也能保證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吳立江進一步解釋道:“現在橫琴市政配套非常高标準,BT項目裡頭有路、地下管道和環境工程,整個包一起打進去,這種形式解決了大的資金需求,通過BT模式招進有實力的投資人,保證這個工程不會爛尾,工程質量能夠保證。”
至此,大橫琴公司如願完成與中冶科工的合作,市政基礎設施(BT)項目亦成為橫琴島的标志性工程。
大跨越:三年“裂變”自我更新
近年來,傳統商業世界正發生土崩瓦解的變化。當然,毀滅的力量并非來自超級火山,而是“無邊界”的商業趨勢,它不會導緻人類文明之燈熄滅,反而會制造新企業物種。
萬達,這家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産公司,正努力成為迪斯尼一樣的文化産業巨星。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将保險與養老社區相結合,構築“金融地産”模式;阿裡巴巴進入了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領域,為後者提供融資。奇虎360将觸角伸到了百度的地盤,新一輪搜索攻防戰開場。
顯然,那些看起來彼此距離有幾光年的産業,突然近在咫尺。各個産業不再是割裂星團,而是向同一軌道靠攏。大橫琴人自然懂得這個道理,三年來已形成了城市開發、産業投資、公共資源、高端服務四大業務闆塊,正在向集團化控股企業大步邁進。
現在,由大橫琴公司作為落實主體的項目将近二十個,包括橫琴新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BT)項目、橫琴總部大廈、粵澳合作中醫藥産業園、橫琴新家園建設項目、珠海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橫琴新區土地一級開發項目和橫琴新區苗圃基地項目等。從項目立項前的項目策劃、投資概算、規劃設計,到實施階段的管理、建設,大橫琴公司極盡“開發運營商”之能事。
以珠海大橫琴口岸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口岸公司”)為例。作為大橫琴公司引進的優秀人才之一,口岸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朱忠隆博士當初單槍匹馬來到橫琴組建起公司,他回憶起那段歲月無不感慨地說:“來大橫琴公司的時候隻有我自己一個人,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比如跑工商局,注冊公司。”
口岸公司于去年三月注冊完成,在朱忠隆博士看來這是必須經曆的過程,因為不能以部門的方式來運作。從口岸本身來講,由于項目大,需要協調的地方太多。“我們要協調出入境管理局,檢驗檢疫局,我們要配合他們的需求。工程技術上協調的東西也很多,口岸本身必然清晰地體現在業務流程上,比如交通的有巴士、輕軌、綠道,海陸空都要考慮到。”
現在,朱忠隆博士帶着一群博士和碩士組成的專業團隊參與開發運營該項目,依靠專業的力量正在創造一個符合橫琴氣息的創新型口岸,同時該項目亦開創了“國内由公司化治理模式統籌國家一類口岸建設開發工作”的先河。
“從管理社會化的方式推動項目運作,把過去由地方政府承擔的口岸建設職能,轉移到由市場主體企業統籌項目的建設及開發,這種市場化、專業化的運作,可以更高效、更專業、更靈活的推進項目”。朱忠隆博士對《沿海企業家》表示。
在全球,無邊界的力量正無孔不入,殚精竭慮建立的行業壁壘,可能隻是一道“馬其諾防線”。軟件公司越來越硬,而硬件公司則越來越軟。對于重點項目的承接,大橫琴公司亦将探索新的運作模式。“公司将逐步構建以資産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經營管理體系,實行專責公司、項目公司制度和事業部制度,開展招商引資、物業管理、咨詢服務、産業開發、風險投資等各項業務,”在大橫琴人看來,企業的生存之道就是迅速認識到環境的變化,并做出反應,迅速實現自我更新。
可以說,脫穎而出的企業将是那些積極尋求知識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企業,那些可以着力打造協作能力和集成能力的企業,那些有着跨行業的視野和經驗的企業,這些企業的領導人與組織體系必須具備自我更新的領導力與企業活力。
大情懷:愛加激情
讓員工用心工作,這是全世界老闆都想征服的珠穆朗瑪峰,可是真正做到的卻鳳毛麟角。 大橫琴公司的答案卻很簡單:“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人家好,人家也就對你好;隻要想辦法讓員工把公司當成家,員工就會把心放在工作上。” 中國人信仰的東西不多,家最能觸動神經,一生的追求與榮辱都同家連在一起。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公私不分。家的成員很多,地位有高有低,可每個家庭成員都願意為它做出最大貢獻。
怎麼才能讓員工把大橫琴當成家?好像一切問題的答案在這裡都變得很簡單——把員工當成家裡人。
肖時輝的故事是一個注腳,他是大橫琴公司總造價師、澳门第一娱乐娱城官网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也是公司引進的高級人才之一。“首先大橫琴公司給我提供了一個大項目,因為我們是搞技術的,離不開大項目,如果沒有項目,你所謂的理想、才華根本發揮不了,”在肖時輝看來大橫琴公司不但給予每位員工一個夢想,更為夢想的實現提供了現實的保障,那就是給員工家的感覺。“大橫琴公司會為員工考慮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我的家裡妻兒的安頓,公司都會關心到。”肖時輝說道。
人不僅需要愛,還需要尊敬。對員工的尊敬就是信任。在大橫琴公司,每個人都能有被信任的感覺,這種信任的标志就是授權。肖時輝的體會特别深,“實話說,公司裡的同事都是一些認真做事的人,這個很重要,因為我們走的是技術路線,領導信任你的專業,這對我們搞技術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肖時輝對《沿海企業家》說道。
“我們一直在提煉企業文化,倡導愛加激情,對事業、對同事的熱愛,加上激情。”田偉副總經理最近在提煉大橫琴公司的企業精神,在他看來,執行力和創新精神是最重要的。
“我們是新公司,從成立到現在是邊成立邊招人邊建設,所以執行力是天然傳承下來的精神,公司一直不斷創造刷新,從當初的2000萬元到如今的100多億元,資産急劇膨脹;而且由4個人到如今近300人,公司的增長速度一直很快。”田偉富有激情地說:“我們可以提煉三年走的路,這是因為不斷發展的需要。”
大橫琴公司絲毫沒有理由感到輕松,因為它一直趕在時代的浪潮前行進。橫琴島一再被稱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前兩個坐标是上海浦東和天津濱海。
與此同時,公司與橫琴的關系被好事者津津樂道地拿來與上海、天津相比較,因為它們都承載了一個城市的希望。最有趣的是,曆史上那個創造了無數中國“第一”的上海浦東一再被提及,仿佛未來之橫琴務必就該走浦東新區的發展道路。但其實不然,大橫琴人也不這樣認為,在吳立江看來,這個開發區跟别的不太一樣,挑戰性最大,“我們一直說橫琴是中國的第三個國家級新區,但是跟濱海和浦東又不能比,因為它們分别背靠天津和上海,這是橫琴不能比的,但橫琴面向的是世界、依托的是港澳,政策的優惠力度是最大的。”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我的耳邊始終回響着那句俗不可耐的廣告詞:“在大同的世界裡創造大不同……”這句話的結尾本來是個感歎号,但我始終認為,大橫琴公司創造的奇迹還不止于此,未來的挑戰與榮耀依然數不勝數,因此還是省略号為妙。